|
|
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发布日期:2021-01-14发布人:愚公移山干部学院浏览次数:17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这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脱离的最大国情。我们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期,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机遇期,改革发展的攻坚期,疫后国家政策的窗口期。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我们党在长期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毛泽东、邓小平等历代中央领导核心都曾反复强调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提出一系列党建新思想,推出一系列党建新举措,极大增强了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才能显著提高。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党的全面领导必须体现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领域,覆盖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方位,贯穿到党和国家发展的全过程。 二、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政治统领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最根本的是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只有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有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新征程上,要坚定政治信仰,加强政治领导,严肃政治生活,落实政治责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省委和示范区党工委的决策部署,做政治合格的党组织、政治上成熟的党员干部。 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在当今中国,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居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对内政、外交、国防、民族等工作,对国家立法、司法、行政、监察机关,对经济、文化、社会、群团等组织和党外群众进行全面领导。同时,在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党都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地方党委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积极发挥在本地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上下功夫,领导和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强大合力,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三、坚定不移地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 把讲政治落实到行动中。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守主阵地、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把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在强化理论武装上用真功,在党管意识形态上出实招,在舆论宣传引导上求突破,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结硕果。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真正做到对党忠诚、襟怀坦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定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主动地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谋划地方工作,推动地方发展。绝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绝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绝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搞变通。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坚持固本强基,夯实党的基层基础工作。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深入实施以党建为根本的强基固本工程。树好担当作为、实干实效的导向,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质量。提升服务意识,下沉一线,用心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为企业服务。要坚持正风肃纪,加快推进“清廉济源”建设。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坚决杜绝任何违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言行;坚决剔除那些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人”;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完善监督体系,加强作风建设,让全面从严治党的“铁炉”更热,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健全治理体系,持续探索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网格化智能化“两化”支撑的基层治理模式。 (作者单位:中共济源市委党校,发表于《济源日报》2020年12月16日第3版) |
主办单位:中共济源市委党校 | 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 | 济源行政学院 | 济源市社会主义学院
地址:济源市济渎大街与沁园路交叉口东南400米 办公电话:0391-8328000 培训预约:0391-8328777 邮编:459000 豫ICP备2022022540号-2 举报投诉 |